上世纪90年代,我住在杜甫草堂附近,二环路以外放眼全是农田。那时成都最热闹的是足球,家里的第一台长虹彩电也是为了看四川全兴队比赛而买的,通过电视转播"雄起"的助威口号响彻全国,成为成都留给那个时代的关键词,至今仍然流淌在全国球迷的记忆里。斗转星移,之后的成都足球虽然经历了无人问津的岁月,可是当凤凰山球场的灯光被点亮,3万成都球迷"雄起"的助威声再次回荡在蓉城夜空,哪怕隔着手机屏幕,依然情绪激荡,在这同一时空,出生在这里的人们,新加入这里的人们,加深着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开始融入到这座城市的精神塑造。成都双年展对于成都民众来说,就是艺术领域的凤凰山,只不过相较于体育赛事,艺术对城市文化活力的激发则是一股更为绵长深沉的力量。
唤醒成都关于艺术的文化记忆
成都这座城市对艺术有种神秘的吸引力,1995年水的保护者艺术项目让行为和装置艺术第一次在成都街头出现,其实是艺术家的一次心血来潮,正如发起人贝特西·达蒙所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将艺术项目选址成都,实际情况是,本应选择西安,但我不喜欢墨守成规,所以我就选择成都。"而巧合的是艺术项目正赶上成都市政府着手于府南河清淤治理计划,才使艺术项目得以顺利报批实施。本土艺术家戴光郁、刘成英、曾循、朱罡、尹晓峰、何启超、杨建兰、杨青等人也积极参与项目,艺术家通过在城市街头的艺术实践,向社会呼吁着对水资源的保护,同时也得到媒体和城市管理者的支持,并最终促成了一段艺术与城市共生的佳话。可是艺术家们那时的热忱与在场,经不住时间长河的冲刷,当代艺术也在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中渐渐模糊,即使活水公园依旧充满着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