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12-16日
全国农业展览馆
www.designchinabeijing.com.cn
识别二维码立即购票特享展前早鸟票价
单日票:早鸟价80元/现场100元
二日票:早鸟价120元/现场150元
优惠截止时间:北京时间2019年9月11日24:00
2019年9月,第二届“设计中国北京”即将隆重开幕,距离“设计上海”首次登陆中国也已经过了六年,设计美学和设计市场也已经历了巨大变化。可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在这六年期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站在一个国际化展会的视角,我们必须思考这个较为宏观、也更急迫的问题,也有责任引导设计师们重视社会责任感,而非一味的揣摩市场走向。
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自然环境与我们的关系都不容乐观,工业化生产带来的恶果已经在侵蚀着我们的生存空间。于此,2019我们始终要探讨的问题是:当代的中国设计师,该如何在地缘文化内去寻找“可持续设计”。

今天,我们有幸专访两位极具发言权的设计师分享他们的感悟。十分巧合的是,两位设计师皆有德国设计文化背景,并在学术和商业领域都有所建树。而不同的是,两位设计师“一大一小”:一位将从建筑设计这种大视角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位则是产品设计师,在方寸之间试图做到物尽其用。
从宏观到微观,
一个设计师在自然面前
该如何自处呢?
孙大勇
“悲观而克制的勇者”


PendaChina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创建筑师
坚持生态绿色设计理念
2015和2017年两次入选AD100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设计师榜单
人类的生存空间有限,而垃圾永存。科技发展,城市扩张,消费升级——随之而来的垃圾分类需求迫在眉睫,倘若置之不理,“垃圾围城”很快就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景。仅北京就设有28个垃圾填埋场/处理站,每天处理的生活垃圾高达2.2万吨(2016年数据)。一部分人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将落实严格的垃圾分类规定,之后更多的城市将继续落实垃圾分类,争向德、日等环保强国看齐。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地区,纪录片《垃圾围城》截图
艺术家则更早嗅到了时代的需求。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孙大勇将在“设计中国北京2019”带来一件有关于垃圾回收的装置艺术「lessislove/少即是爱」。其在国外的垃圾分类方法研究借鉴基础上,重新对垃圾类别进行分类。在充分考虑中国现实情况下,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垃圾类别的合理划分。

「lessislove/少即是爱」
lessislove——少即是爱,虽然名字脱胎于“lessismore”这句著名的当代设计箴言,实则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核。lessismore产生自20世纪的工业设计浪潮,高度服务于物质生产。看似追求“less”,实则诉求是“more”。孙大勇认为,当代设计师需要对21世纪的自然环境负责,再以上世纪的“lessismore”作为理念来进行设计创作,是落后于时代的。

「lessislove/少即是爱」
若要创造人类真正渴求的设计,就必须站在时代之外进行宏观的思考,去改变自身对于“more”的需求,收敛私欲把空间分享给其他的生命。在孙大勇以往的作品中,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建筑对当地的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是否造成改变或破坏,不能因为人的贪婪,影响到其他物种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今天从绿色生态的理念出发,“少”代表着节约时间和空间、材料和能源,用少的时间投入、少的空间占有、少的材料成本、少的能源消耗获得实用的效益;它们的总和就是「lessislove」。

孙大勇作品,鸟为伴酒店
如果把自然比作大海,人类就是一滴墨水。但是,两个世纪内我们对地球造成的破坏是以当代科技无法修复的,孙大勇希望人类可以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内进行自我迭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问题后代一定可以解决,我们则要用可持续性设计给他们留出更多的时间。
中国设计师该如何面对这一难题呢?
答案一定是发扬自己的优势,
树立文化自信。
国外设计师没有历史包袱。自包豪斯时代起,就掌握了从光影、空间、色彩角度去设计的方法,有着系统的“技巧”。

孙大勇作品,达摩酒店
中国设计师则在文化背景上得天独厚,有哲学思考能力。很多中国古建筑以汲天地精华为手段,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之形态。传统园林、四合院,皆具体的传达出了人和自然的共存方式。孙大勇说,当代中国设计师站在古人智慧之上肯定能找到一种新的“人与环境”的秩序,来达到“天人合一”。
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设计师可以让人们在根本上改变审美、价值观,那么“lessislove”就更容易被大众所认同,垃圾回收也会理所应当的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孙大勇倡导设计师一定要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爱引导设计从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翁昕煜
观察入微的材料探险家


翁昕煜,毕业于德国包豪斯大学,
YUUE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之一。
2018年,翁昕煜回国见一名客户。抵达北京后,亲眼目睹大量共享单车被无序堆积、被肆意废弃。虽然之前在国外也略有耳闻,但是存在于眼前那被无数共享单车塞满的街道,让翁昕煜感到难以置信。

这就是青年设计师翁昕煜将在设计中国北京所带来的作品「废弃摩拜单车改造家具」的创作灵感来源。在作品中,他们会将废弃的摩拜单车零件重新利用并改造成一组家具。并在尽量满足当代审美的基础之上,确保它简洁大方,同时也兼备实用性。

通过这一系列家具,翁昕煜希望消费者能关注到“资源浪费”等环境问题,并意识到自己与产品之间所需要产生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期待作品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另一种思考模式,从而孕育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种对已知材质进行“再解读”并“重构”的能力,是设计师翁昕煜的强项之一。他自国内本科毕业后,选择了来到德国包豪斯大学攻读产品设计,毕业后凭借出色的作品被《ADGermany》评选为“Top50德国设计师”。他的设计中总有让人莞尔一笑的幽默感和眼前一亮的文化内含。

Oops!互动吊灯
翁昕煜认为,在设计每一件产品的同时就要考虑它最终的去处。他会关注在“人”与“物”的关系里,除了“用”与“被用”的表层关系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更多的东西。关乎于“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从设计对象、材料和工艺里面发掘本身的优点,并通过对其保留或者改进,来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
在共享单车改造项目中,翁昕煜发现废弃的自行车是一种可利用的材料;进一步观察又发现了其美感和价值,之后对有价值的部分经过“取舍”之后,产品才得以诞生。这种格物致知的方法,成功“挽救”了即将成为垃圾的资源,并赋予了更多的价值。
「废弃摩拜单车改造家具」十分成功
但翁昕煜却觉得“可持续设计”不是一件需要去刻意“标榜”的事
“可持续”既可以指产品的耐用性(德语Langlebigkeit=长寿命),也可以指长期维持积极健康的程度(英语Sustainability=保持的能力)。翁昕煜认为“可持续”不应该成为一门学科,而应该成为社会各行各业都应该遵循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垃圾分类、旧物交换、废物利用、减少白色污染、减少不必要消费……设计师能做的事情很少,集合每个普通人的力量才可以共同作出改变。

面对当前的环境现状,我们立即能做的是制定标准来避免一些显而易见的坏事,而持续要做的是寻找绿色永续的替代方案。经济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和注意力关心那么多有关生态的事情,从而造成了破坏;但我们现在已经有余力回头去处理自身带来的恶果。
翁昕煜说,他不知道未来怎么样,
但是我们也要“盲目”地相信这样做是对的,并且做下去。
大到“天人合一”,小到“格物致知”。诚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两位当代杰出设计师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都是相同的——人类不能超脱于自然之外,我们始终将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互相依存。
今年9月在第二届“设计中国北京”,我们将近距离接触两件优秀的“可持续设计”作品,孙大勇、翁昕煜二位设计师或许能带给你新的设计感悟与灵感。

现在购票享受展前早鸟票价
*优惠截止时间:北京时间2019年9月11日24:00
票务细则&购票须知:
·9月12-13日为专业观众日,仅限专业观众、媒体观众及受邀VIP入场参观。
·9月14-16日为公众开放日,普通观众可在此期间前往参观。
*设计中国北京为专业类展览,16岁以下儿童不得入场。
*单日票可在展览期间单人单天多次进出参观。
*二日票可在展览期间单人任意两天内多次进出参观。
*请注意所有门票不得退换、不得转让,一票一人。
*我司提供展览门票的电子发票,请在购票完成后按照提供步骤申请,展览结束后60日(即2019年11月15日)申请有效,逾期申请为无效。
*设计中国北京采用照片门禁系统,将在现场采集个人照片进行核对。
*观展时请携带相应身份证件(名片/工作证/学生证/记者证等),并向现场工作人员出示,以便核实身份,确保您的入场观展权利。
*请从设计中国北京官方渠道购票,任何从非官方渠道获得的门票一经发现将予以没收,不得入场。
购票事宜咨询请电邮:bookings@designchinabeijing.com
或拨打电话+86(0)2164079697(工作时间:周一-周五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