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 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办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最新资讯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 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29  浏览次数:31
   2016年8月26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以及国际国内100余名知名学者齐聚长沙,召开学术研讨会,共同纪念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此次活动也是“东亚文化之都”文化活动的一部分。研讨会将延续至8月29日。
 
  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发掘是上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10月,长沙市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市中心五一广场东南侧走马楼街平和堂商厦建筑工地开展考古调查,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水坑。经仔细查看,水坑原来是一处古代的井窖,其中窖藏的大量带文字的木板是古代简牍。



 
  这篇简牍大约10余万片,多达200余万字,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和封检等,上有三国吴嘉禾元年(232)至嘉禾六年(238)的年号。出土简牍呈灰棕色或黄褐色,长短宽窄各异,字体工整有序,隶中带楷。每片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至120字,竹简每枚30字至40字。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官刺等类。这批简牍的数量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是研究三国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
 
  走马楼简牍的保护和保存耗费了一代人的心血。一只竹简剥离下来,需要50分钟。算上前后工作耗时,一个人一天能剥七枚,而全部的简牍有十万余枚。这近十万枚有字简牍的花费了文物保护人员近20年的时间,全部脱水入库建档保存,无一枚编号错乱,无一枚发生缺失。



 
  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保护这批吴简,2000年开始立项兴建长沙简牍博物馆,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世界上首个以简牍为专题开展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且功能齐备的大型现代博物馆。
 
  【研讨会议程】
 
  1、8月26日15:00
 
  单霁翔作“城市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专题讲座
 
  2、8月27日8:30-10:00
 
  学术会议开幕式
 
  3、8月27日20:00
 
  赴长沙简牍博物馆观摩《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
 
  4、8月28日14:00-17:00
 
  学术会议闭幕
 
  5、8月29日8:00
 
  赴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省考古所铜官窑基地参观交流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