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行15年 “文人绘画六君子——北京索卡15周年特展”开幕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最新资讯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风雨同行15年 “文人绘画六君子——北京索卡15周年特展”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09  浏览次数:42
   2016年10月8日,在798艺术区北京索卡艺术举办的“文人绘画六君子——北京索卡15周年特展”开幕。在北京索卡15周年之际,展览以“东方文化精神”为策展主线,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6位艺术家,分别是40年代出生的梁铨,50年代出生的洪凌,60年代出生的文凤宣,70年代出生的曾健勇、谭军,80年代出生的王濛莎。试图通过这6位不同时代出生的艺术家各自风格迥异的艺术探索典例,勾勒出一个不断发展的,多样的,立体的当代东方水墨样貌。
 
  在小提琴演奏家的独奏中,进入画廊的人们被荡气回肠小提琴乐曲带入对艺术作品意境的沉思。
 
  80年代出生的王濛莎作品中的人物,色彩艳丽而不浮漂,如同历经岁月的民间“绣片”,又有民间剪纸的结构线条色块的处理。她认为中国的“园”是一个温馨而神秘的地带,“园”是符号化了的大自然,同时具有人性的幻想。粉墙黛瓦,奇石假山,雕栏玉砌,清泉流水,幽花飞禽,高墙碧梧,游居在这里的人上演着尘世间不同的戏。以“园”作母题,所表现的花草,树石,人物,飞禽走兽皆“情语”。



 
  2000年,金融业出身的萧富元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进驻大陆这片初始市场。2001年最终选择在北京秀水街的使馆区,当时国内市场尚处萌芽阶段,大陆藏家寥寥无几,又遭遇了“911”事件后的影响,使馆区封路几乎断绝了画廊的客源,画廊的工作人员跑了很多郊区的会所、别墅,逐步积累藏家资源,艺术市场贫瘠的外部环境让索卡在北京的头两年里步履维艰。在2002年至2003年又遭遇“SARS”的影响,之后索卡艺术搬到了北新桥。从此索卡艺术在北京的经营逐渐打开局面。此后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井喷期,市场的全面向好吸引了诸多资本的投入,以往对大陆市场并不看好的台湾画廊也在2005、2006年大举进入内地。但经历过1992年台湾市场起落的萧富元却看到了繁荣背后的危机,灵敏的嗅觉再度觉察到了07年市场泡沫。于是当大部分人开始扩张做大之时,他却开始进行收缩,不再做大型展览;转而开发东南亚市场,从而成功回避了金融危机风险。
 
  2010年,随着798艺术区知名度的如日中天,索卡艺术从市中心搬到798。画廊主人萧富元曾说搬来798这几年,没有任何一个藏家是忽然跑进来要买画的。如果画廊的属性是做短期的买卖,会有一些属于短期买跟卖的一些客户,可能每个画廊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画廊主人萧富元提到:“我对中华的文化思维是根深蒂固的,其实我选择艺术家,也会喜欢即使他的材料是可以借用西方,比如说画油画,油画本来就是西方的东西,很多雕塑也是西方的。甚至说来在二十一世纪媒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思考模式。我自己比较喜欢东方思维,喜欢儒释道的一些想法,所以希望我的艺术家的根是源于东方,可以借用很多西方的媒材去创作,这样不是全部都是模仿别人。中国现在的当代艺术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根,不知道他的根在哪里,一味地觉得西方好,就把西方全盘搬过来,就这样做。”而北京索卡艺术正是在萧富元这种思维的带领下,走过了并不容易的15年。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8日,在10月23日至11月30日期间北京索卡艺术将举办其他重要展事。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