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群展开幕 呈现宋庄艺术区生态群体性特征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最新资讯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群展开幕 呈现宋庄艺术区生态群体性特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08  浏览次数:46
    2016年9月30日下午3时,“海纳百川壁立千仞——作为一种价值共同体的宋庄艺术精神溯源”展览在北京东区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宋庄艺术促进会主办,著名批评家、策展人吴鸿担任策展人,邀请目前生活、工作、创作在宋庄或曾在宋庄从事艺术创作的106位代表性艺术家参展,比较清晰的展示宋庄艺术区生态群体性特征及发展脉络。



 
  展览当日还举办了“‘逃避的艺术’——作为一种自由主义想象与实践的宋庄艺术范本”学术研讨会,批评家高岭、李晓峰、黄笃、杭春晓、段君、王端廷、管郁达、张建建、郑娜、张红梅、刘淳、盛葳、刘礼宾等14位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届的批评家,以及杭法基、马堡中、赵浥、伊德尔、伊灵、伊瑞、祁志龙、陈庆庆、库雪明、林春岩、孙华卫、王慧斌、杨文萍、赵志刚、沈敬东等15位本次参展艺术家代表对宋庄艺术区历史沿革及精神性源头展开了讨论。宋庄镇小堡村党总支书记崔大柏、宋庄艺术促进会秘书长曹维以及本次参展的百余位艺术家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展览题目“海纳百川,壁立千仞”,语出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大堂所撰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以此来言志和自省,寓意作为一个具有济世情怀的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包容心态和坚韧品质。而对于广义上的宋庄艺术生态而言,即宋庄艺术区从早期零星艺术家的入驻,发展到以小堡村为核心,周边散布在各个村庄中的各种艺术家聚居地,这两句话,倒是可以用来分别对应宋庄艺术区的形成历史,以及艺术区里的艺术家的群体特征。



 
  自中国第一批所谓“职业艺术家”的早年开拓者们自发的聚集于宋庄,以及在随后不同历史时期中的一批批追随者们,到今天宋庄艺术区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创作群体。在此过程中有不断有新的加入者,也有人陆续离开,不论是出于艺术市场的关注度还是以商业为目的的建立工作室,但是,开放、包容、理解,一直是它发展至今的主线索。从早年的自发性聚集到现在晓喻全国艺术区范本,宋庄艺术家群体们主动放弃体制化的职业、身份和收入,完全依靠个体化的创作方式,不仅支撑、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生涯,同时,还通过他们不同时期的创作,在为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世界性声誉贡献的同时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文化面貌。这也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宋庄艺术家”的主体性精神特征——坚持、坚忍和坚韧。故此,用“海纳百川,壁立千仞”作为展览主题即是想历时性地回顾作为一个价值共同体的宋庄艺术区自身的历史,同时,宏观性地呈现出生活并工作在这个艺术区中的艺术家们的精神特质。
 
  “这个展览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它选择了什么样的艺术家,而是它对1979年以来中国现代艺术史的重新认识和梳理。从90年代以来,尽管我们当代艺术史与当代文学史,就是新时期的文学史相比,我们的著作包括现在的艺术史远不及文学方面。但是我们在我们有数的十几本现代的艺术史里面,我发现每个撰写者所针对的都是作品和艺术家,而缺少了生成作品和提供艺术家的环境和土壤。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它是一个回顾,通过我们对宋庄22多年来,从发展、从开始到今天聚集了几千人,这样一个庞大的,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家聚集地,它怎么发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生态,这才是我们下一步,尤其是批评家更加关注的,也是崔大柏先生的一个关注。”批评家刘淳在谈到本次展览主题时这样说道。
 
  批评家管郁达也表示:最近这十年,中国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叙事方式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向。而且这个转向主要是以艺术区的聚散和迁徙作为一个主要的方式来呈现的。所以宋庄艺术精神的序言,就是我们追溯宋庄的精神从哪里开始的,宋庄很特别的一点,即是是自由主义精神,整个精神共同体可能早先宋庄小堡形成的时。
 
  另本次展览亦得到宋庄艺术家党支部的组织支持和保障,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