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9月登陆沪上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最新资讯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2016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9月登陆沪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4  浏览次数:39
   9月12日,“2016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新一届的JISP将于2016年9月20日登陆“上海静安雕塑公园”。
 
  JISP由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由上海市静安区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静安雕塑公园承办。由罗浮紫艺术典藏测站,策展人黄笃任艺术总监。自2010年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双年展的形式呈现,至今已是第四届。



 
  本次展览以“城市创变”为主题,共计7个国家及地区的24位艺术家(国际10位、国内14位)参展,共带来45组(室外34组、室内11组)作品。今年的展览规格上较往年有进一步提升。首先,伴随着“雕塑公园艺术中心”的落成,展览第一次实现了室外、室内同步开放,两个区域的展览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其次,为促进城区文化建设,将在新静安北部地区的“明当代美术馆”和在大宁公园同时推出延伸展。其中,明当代美术馆此次推出展演项目“为什么表演?”,而大宁公园则展出乔治·布朗的作品《我们在一起》,表达了与爱人、家人和朋友相聚时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在作品的选择上,新一届JISP将大力促进与公众互动力度。比如,上一届最受欢迎的作品“城市狐狸”在落户静安雕塑公园后引来了很多鸟儿筑巢,形成一百多个鸟窝。据介绍,这件作品最初的创意来自于英国一个乡村关于人如何与狐狸从生存斗争到和谐相处的故事,现在这只“狐狸”身上又形成了新的微生态。组织者经过调查问卷,顺应大家的呼声,最终“让狐狸留下”。因此,它成了唯一一件回炉重做的作品。再比如,美国艺术家丹·格雷厄姆的作品《与生活平行》则展示了在“城市创变”所带来的城市与人的互相观照,及观望城市发展的多重视角。
 
  发布会上,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黄彩娣表示:“今天的公共艺术越来越不局限于审美范畴,它成为推动城市健康协调发展的积极因素,承担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
 
  而雕塑展组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姚凯则表示:“静安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传承,一个多世纪来在这里发生的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是海派文化的一大标志,而静安也在用各种方式延续和弘扬这一文化传统,举办JISP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
 
  另据主办方介绍,9月20日,“2016静安国际公共艺术暨城市更新论坛(下称J’PAC)”将在湖举行。届时,西班牙外交部下属“亚洲之家”文化展览项目负责人马尼妮·巴拉格尔、策展人黄笃、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百老汇大街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主席黛博拉·C·富尔德、艺术家艾利克斯·林斯勒、北京大学光华艺术与管理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史健、艺术家史金淞、建筑师张智强、艺术家史蒂夫·托宾、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肖古等业内专家均在会上发表各自观点。
 
  此外,丰富的“公众活动”也将贯穿展期,如艺术术家斯蒂芬·托宾的专场论坛、举办雕塑展摄影大赛和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图片展、邀请各艺术专业高校探讨艺术创作、邀请公众近距离接触艺术家、建筑师张智强作品,进行晚间空间体验活动。配合爱鸟周活动,邀请青年艺术家对作品‘狐狸家园2.0’集装箱部分进行现场艺术涂鸦创作等。
 
  据悉,本届JISP将持续两个月。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