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术主持梁克刚看来,此次展览面貌与北京这个巨大艺术现场所呈现气象有很大不同。他说,“在现场能感受到这四位艺术家不受外界各种声音干扰,而是按照自己的初心去进行创作,对待艺术呈现出干净清澈的面貌,这种气质非常难得。”同时他衷心告诫青年艺术家,“不仅要有批判现实世界的能力,还要有创造新世界的能力,哪怕这个世界存在于想象当中。中国艺术家必须致力于构建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去抗衡现实世界中的一些不好的东西。”

“大部分情况下,艺术针对的对象是个人幻象,是艺术家对真实世界的特定处境做出的回应。”对于此次展览主题“幻象之果”,此次展览策展人车建全如是解释,同时他分析之所以将四位艺术家创作并置于一个展览中的缘由,“此次邀请的四位青年艺术家即从不同的个人角度,对他们各自所处的境遇/成长背景/趣味和想象做出了特别的回应。他们的共性是都有海外留学或游学的背景,都有来自西方当代艺术背景对他们的清晰影响,不同的是他们的个人化角度,话语方式以及绘画行为本身对他们的不同作用,为我们打开了深入他们心之幻象的大门。他们的心性如此殊异,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这些心之幻象就是他们肯定的世界的真实性,确认与世界关联的重要线索,这些作品即是幻象之果。”

而车建全则如此解读四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郝锐的宏观想象和微观叙事,张璐自白式的内心独角戏,黄园原在静观中的自我疗愈,张依渗入灵魂的隐秘和易感,构成了他们各自捕捉幻象的特殊路径,作品的定格也是他们内在真实与外在世界之间对话的唯一可靠方式,是和世界交流的唯一信任工具。他们的真实诉说让我们看到他们生命中的一个一个活的切片,以及透过幻象对真实认知的努力。”

据了解,此次展览作为第一回,为整个项目的开端,接下来将延续到天津、杭州等地,与不同的艺术机构持续合作,目的是建立新的合作机制,以促进不同院校青年艺术家的交流,此次展览将展至2016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