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动展——“社会现实剧场”展览现场
如今的我们只要坐在电子屏幕前,就可以获取铺天盖地的信息,展览、娱乐、时政、甚至灾难与战争现场。经由各种屏幕作为中介,我们每天所看到的新闻信息,多是经过了选择处理过的画面,镜头并不是我们眼睛的延伸。也许当下火爆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是最好的例证,经过编排的场景,每个人在节目中努力扮演着他们“自己”,追求最真实的表演效果。从何时起,虚构图像与现实开始混淆?我们实际已经处在非真实的现实世界中。
电子屏幕向我们传递的图像与事件总是激烈而持续的,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则是平缓、分散并不断重复的。陈奇曲用信手涂鸦式的绘画描绘了陈旧的个人记忆与当下文化的撕裂与重合。

“咿咿呀呀的唱腔、念白、一束光,一张布就是整个世界了”,戴陈连认为这是皮影的魅力所在。他以皮影影像的方式作为个人的主要创作手段,构建起了一个虚拟世界与个人日常生活的联系。戴陈连的绘画与他的剧场、皮影影像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像与绘画成为彼此的一部分。
“家庭剧场”是戴陈连的长期剧场项目,艺术家将朋友的工作室、家庭居住场所变成一个个剧场,根据场地主人的真实故事进行文本编辑后演出。对于每个观众而言,在一个非公开也非私下的空间中,表演者与其他观众变成了“他的”剧场的一部分,从而让观众体验到一种特殊的不可定义的层面,从而实现观众对于作品的深度思考。
付根利曾经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作家,他喜欢并且擅长编织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背后的故事。付根利的作品即是创造了Daijaro、山本连连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并且让自己成为他们,又抑或让他们成为自己。“付根利”成为剧场中的戏中戏;艺术家的创作使真实世界、图像世界、语言世界不断进行着交织与分离。

在WernerHeisenberg的剧场艺术创作中,剧场表演已经从叙事转变为把观众扯入行动的事件。观众或可能或必须的观看、反应都成为剧场作品中积极的组成部分。
妈妈拉艺术基金会以生产当代艺术家及当代艺术作品为核心,赞助被制造的艺术家,进行学术性的展览和讨论。生产的艺术家成为这个剧场中的演员,同时他们又进行艺术作品的生产。这里有艺术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这里有模拟和再模拟,有虚拟和虚拟之后的真真幻幻,还有模拟之后的再表演。
“社会现实剧场”是“常青藤计划2016青年策展人项目”展览之一。“青年策展人项目”是2016年常青藤计划在“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之外推出的全新项目,以项目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青年策展人征集展览方案,最终选择出优秀的有效方案辅以多层面的扶持与引导,助力青年策展人将艺术构想变成展览现实。“常青藤计划”希望借由该项目的运作,探索非盈利青年艺术项目创新多元的展览机制,为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挖掘优秀的策划者和学术研究者,关注青年策展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和生态环境,并期待更多青年策展人能够凭借独立的思考和实践能力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和社会事件发出积极回应,探寻当代艺术形态表现的新可能。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8月21日。“常青藤计划2016·青年策展人项目”其他入选方案将于9月天津青年艺术周期间在天津棉三创意街区进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