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中国建筑师作品将亮相柏林 探究博物馆设计对发展的推动作用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最新资讯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15位中国建筑师作品将亮相柏林 探究博物馆设计对发展的推动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11  浏览次数:29
   8月27日,柏林Aedes建筑论坛将举办一场聚焦中国新兴博物馆、美术馆建筑设计的展览,名为“再兴土木”,呈现来自15位中国建筑师的16件先锋式意义的设计样板,其中就包括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和陆文宇设计的以天井等地域文化特征为主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以及著名的龙美术馆和位于深圳的雅昌艺术中心等。


 广东美术馆

 
  展览不仅对这些博物馆样板进行个案展示、视频访谈以及美学解读,同时也对当代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美学理念和模式风格及其在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探究。


 鄂尔多斯博物馆

 
  全球化进程也在无时无刻改变着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旧城区往往会在数周内被整齐划一的新建筑所取代,而这个过程也伴随着结构夸张、创意缺失等问题。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恰好是中国建筑设计师们将大胆想法实现的最佳表达机会。以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第一人王澍及其夫人陆文宇共同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这座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的三层建筑拥有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通过瓦爿墙、天井等构成的“新乡土主义风格”将宁波独有的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宁波历史博物馆在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米高的“瓦爿墙”,同时还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效果清晰地显现。王澍这样谈到自己的设计初衷:“使用‘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而‘竹条模板混凝土’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苏州王小慧艺术馆

 
  正如柏林Aedes建筑论坛对于此次展览介绍的一样,中国建筑师在设计多样化方面的表现令人感到惊喜,这些博物馆建筑设计在“当今中国的社会政治和人文景观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博物馆的设计和运营如何定义本土化和国家的民族认同?博物馆在本土社会化和城市环境的语境下怎样发挥功能?博物馆建筑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制呈现才是最为恰当合适的?这些问题都将会在这场展览中围绕展开,尤其是在考虑到全球化、数字化、城市化以及人口挑战等因素的前提下。
 
  据悉,展览“再兴土木”将在柏林Aedes建筑论坛持续展出至10月13日。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