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寺庙遗址发现明早期藏传佛教壁画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最新资讯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青海一寺庙遗址发现明早期藏传佛教壁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25
   26日,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可移动文物普查队获悉,近期该单位在玉树州囊谦县境内博日寺遗址残垣断壁发现一处壁画,经中国首都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专家初步鉴定为明代早期杰作。
 
  博日藏语意为“经函”,该寺创建于吐蕃时期,其位于玉树州囊谦县,距县城60多公里,遗址分布在悬崖峭壁间,海拔高度约4100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东主才让介绍,博日寺建寺之初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后易为直贡噶举派,于元代时改为萨迦派寺院。
 
  据史料记载,博日寺创建者为后弘期下路弘法(朗达玛灭佛之前佛教在西藏的传播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之后为后弘期。藏传佛教后弘期根据佛教传入路线的不同,分为上路弘传和下路弘传)的传播者“三智士”(藏绕赛、约格迥、玛西嘉穆尼)。“三智士”为躲避灭佛者的追杀,用骡子驮上佛教经典的戒律和论书,从阿里逃亡青海境内,就在此悬崖绝壁的石窟中藏经建寺,避灾护法、收僧弘法。
 
  “博日寺历尽沧桑,寺院已面目全非,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残垣断壁中保留下来色彩斑斓艳丽的壁画。”东主才让介绍,壁画面积约占80平米,画面呈现高级雅致的宫廷风格,主要佛像有“萨迦五祖”、“五方佛”、“尊胜塔”、“二臂大黑天”等造像。造像体态优美富于韵律,神情沉稳静穆。人物形象恬淡、柔和、沉静、肖似真人、栩栩如生,壁画大量采用冷色调。
 
  中国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表示,博日寺遗址壁画的发现,对今后研究玉树乃至中国藏传佛教早期壁画奠定了扎实基础。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