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赤壁夜游》亮相北京诚轩2016秋拍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拍场快递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傅抱石《赤壁夜游》亮相北京诚轩2016秋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3  来源:新浪收藏  浏览次数:205
 
gmOd-fxxfyez2596849
      Lot99傅抱石(1904-1965)赤壁夜游

 
  立轴设色纸本
 
  132.5×22.5cm。约2.7平尺
 
6DCN-fxxhmcp4429026

Cj42-fxxfyex5821413
  Lot99傅抱石(1904-1965)赤壁夜游(局部)
 
  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一生艺术创作最为人称道的阶段,也是他绘画风格形成并成熟的关键时段,而1945年则是其中当之无愧的鼎盛之年,这一年作品数量多且质量极高,《九张机》、《山鬼》等名作相继问世,《赤壁夜游》即是1945年傅抱石绘赠友人的山水人物佳作。
 
  赤壁夜游题材取自苏轼名篇前、后《赤壁赋》,傅抱石极喜此二文,曾反复描绘。是幅《赤壁夜游》,表现《后赤壁赋》中苏轼“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一段。画面以窄长幅布局,上半部陡崖直矗,高不见顶,绵延逶迤;中下部的江面上,斜置一叶小舟,居中者为东坡居士,其头戴方巾,眉目清朗,手持酒杯,正“四顾寂寥”,两旁者均头包软巾,右边一位身着白衣,左边蓝衣者,则亦仰头张望,其视线正落在盘旋于陡崖之侧的仙鹤上,紧扣文中“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船尾的舟子着短衣,躬身手持船篙,船板上散置酒杯、酒壶,正合“携酒与鱼”,“游于赤壁之下”的主题。夜游遇鹤的图式在傅抱石画作中极为鲜见,而表现动物更是罕有。
 
  此作中,陡崖、船、前方的礁石将画面分为三段,彼此错落,其间星散着大大小小的礁石,陡崖的竖势与水波、船的横势对峙,既表现出赤壁之险,又巧妙地实现了画面的平衡。山体皴法不多,多藉水墨渲染,唯稍用竖笔长皴,表现出绝壁的崚嶒尖峭。水波则以淡墨细笔略勾染,轻拍着礁石、小舟,令人似闻“江流有声”。通幅的墨色层次丰富,浓淡相济,加之人物的头巾、杯、壶及鹤顶点缀的色彩,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并凸显出作为主体的人物,四人神情动态刻画精微,恰如其分,属傅抱石金刚坡时期殊为经心且耐人寻味的佳作。
 
  据叶宗镐先生称,《后赤壁赋》题材作品着眼点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的兴亡之感。傅抱石在1946年之前常写《后赤壁赋》词意,之后却难觅其踪,显然抗战的胜利令他释然许多,转而偏爱境界豁达的《前赤壁赋》。
 
  上款“逸周”即邵逸周(1891-1976),安徽休宁人,曾任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抗战期间,组织学校西迁乐山,抗战胜利后,赴东北接收日伪企业,创建鞍钢,并出任总经理。1948年赴台,后移居美国。
 
  拍卖信息

  北京诚轩2016秋中国书画拍卖会

  预展:2016年11月8日至10日

  拍卖:2016年11月11日

  地点:北京昆仑饭店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傅抱石、中国书画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