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中国花鸟画坛历来高手林立、名家辈出、阵容庞大,因而作为一个细分市场板块,花鸟画的竞争也是最为激烈的。”日前,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沁芳园艺术创作基地创始人何文发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特别是近两年来,书画市场持续调整,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首当其冲。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收藏者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买家进入市场的心态和眼光也变得越来越理性。
现状:花鸟画市场冰火两重天
去年刚刚在广东美术馆搞完一次大展的欧阳锦,由于现场卖掉60件尺幅大至丈八整纸、小到丈二整纸对开的大画,从而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今年,不少同行都在实施收缩战略,他却想着再张罗一场画展。
广州土生土长的他,是岭南较早进入市场的一批花鸟画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他以20元(当时月薪近百元)售出第一张四尺对开的作品开始,他就跟着陈永锵、方楚雄这些“老师级”的画家进入市场。进入新世纪后,国内艺术品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他持续多届参与广州艺博会,向外界推广自己的花鸟作品,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在中国画体系里边,花鸟画指的是用中国的笔墨和宣纸等传统工具、以花鸟为主体的一类绘画品种,它与山水画和人物画合称为中国传统三大画科。
花鸟画坛历来高手林立,近当代就涌现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关山月等一大批饮誉全国的花鸟画大师。“岭南是花鸟画创作重镇。特别是在以花城著称的广州,出了许多当代有名的花鸟画家。”美术鉴藏家胡红拴则表示,像周彦生、尚涛、陈永锵、方楚雄等老一辈画家的作品,历来是市场追逐的热点。
正因为名家辈出,花鸟画也被业内视为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板块。在欧阳锦看来,与齐白石等现代国画大师相比,他在年轻时就能够通过卖画来改善生活和支持创作,已经非常庆幸“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虽然成长初期他也曾经有过迷茫,不知道要怎么画才能跻身到这个高手林立的平台。
拍卖业的成交状况,历来被视为整个市场的风向标。
从近五六年的市场走势来看,花鸟画板块的行情一直是在近现代名家这些“火车头”的拉动下前行的。2011年5月22日,中国嘉德首次推出的古代及近现代书画联合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现代花鸟大师齐白石的一幅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成为该专场最受瞩目的拍品,最终以4.255亿落槌,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新纪录。同场卖出的还有齐白石的另一组作品《花鸟》,成交价为9200万元。与齐白石合称为中国拍卖市场最畅销艺术家的张大千,当年亦有一幅《嘉耦图》,在香港苏富比以1.91亿港元的天价成交,据说这是第5次刷新张大千作品的拍卖纪录。两位拍卖业的“台柱级”大师作品共同发力,不仅让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交易攀上了历史上的最巅峰,也让作为其中重要一个部分的花鸟画市场板块出尽了风头。
近现代书画,已经被业界称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最吸金的板块。由于作品市场流通量较大,鉴定门槛适中,风格上雅俗共赏,近几年成为社会热情入市追逐的热点。“与其它市场板块相同,近现代花鸟画市场也具有名家拉动的特点。”收藏家高鹏飞分析称,特别是像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这一类大家的作品,对艺术资本的号召力一直比较大。
未来:中青年板块潜力巨大
与近现代名家相比,当代名家作品受行业调整的冲击是比较大的。
特别是今年以来,让业界人士有点意外的是,一些现代名家作品走出一轮逆势上涨的大行情,但是,当代一些在世名家的作品依然在“价格泥潭”中挣扎。“有些前期炒作过度、泡沫较多的一线画家的作品,价格仍然在探底中。”何文发说,因为大环境改变了市场原来的供求关系,那些前期价格抬得太高的作品必然会随着需求的萎缩向下回落。
比较特别的是中青年板块。“尽管大多数中青年画家作品的学术价值仍有待探讨梳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中青年仍然是最具有市场潜力的一个板块。”何文发进一步分析,由于中青年画家的作品普遍价格门槛比较低,面对的收藏者群体比较庞大,因而,在前一轮市场大调整中,他们受到的冲击反而较小。
性价比是目前许多一线名家都会忽略的一个问题。高鹏飞解释称,有些画家的花鸟画的确画得很好,也有非常独立的个人风格,但是,真要掏钱来买时,很多收藏家却下不了这个手。“价格是第一门槛,定得太高,自然就会把很多有购买意愿的人挡在门外。我自己有过几次类似的经历,都是因为价格谈不拢,最后取消了购买机会。现在主动权转移到了买方,收藏者可选范围广了,不在乎多看几家。”
今年以来,民政部连续曝光了十批共两百多家与投资收藏相关的“山寨社团”,这一定程度上也打压了一些“江湖艺术家”原来固守的市场。“不管是收藏者,还是投资者,他们希望买到价低质优的作品。”欧阳锦认为,当前是中青年花鸟画家抢滩市场的大好时机。“有远见的艺术家,就应该抛弃不切实际的投机思想,加大对创作的精力投入。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粗制滥造,不仅抓不住机会,反而会加快自己被市场淘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