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艺术中的一股清泉:沙清泉百年诞辰纪念展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展会报道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木刻艺术中的一股清泉:沙清泉百年诞辰纪念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2  浏览次数:33
   7月7日,“清泉长流——沙清泉百年诞辰纪念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由“劲笔利刀 刻浮沉”和“铮铮铁骨铸画魂”两部分共计4个板块组成,共展出作品125幅、文献资料79件。其中,以1936年至1998年间沙清泉所创作的木刻版画为 主,兼及部分国画、速写、水粉和剪纸作品,同时辅之以大量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立体呈现沙清泉一生的际遇与艺术成就。
 
  沙清泉,原籍江苏镇江,1916年出生于上海,1998年在郑州逝世。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早期实践者,他的艺术与时代共呼吸,从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中国 的命运浮沉。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危难时刻,沙清泉毅然投入到抗战救亡的时代大潮中,以刻刀为武器宣传鼓舞抗战、揭露人民生活的苦难,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 主自由推波助澜。新中国成立后,沙清泉来到河南,刀耕不辍,使木刻艺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展览 的第一单元“劲笔利刀刻浮沉”重点展现沙清泉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艺术抉择和重要贡献。此单元注重文献资料的重要作用及呈现形式,通过展出文献资料53件,试 图还原沙清泉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及贡献。同时展出沙清泉1936年至1949年间的艺术作品30幅,主要包含两个主题:一是军旅题材,如《团结抗 战》、《保卫祖国的巨人》等作品;二是反映抗战中人民苦难生活的题材,如《十字街头》、《流民图》、《天灾?人祸》等作品。这一时期的不同区域,艺术显现 出不同的风格倾向,因而在展陈上,馆方并置了部分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木刻作品,以呈现抗战的同一时空下,不同地域艺术家作品主题的不同倾向,回溯真实历 史情境。
 
  第二单元“铮铮铁骨铸画魂”则主要展示沙清泉在1950年至1998年间的艺术作品,共展出作品105 幅,以木刻作品为主,兼及国画、速写、剪纸,并辅以文献资料26件。通过“新生与希望”“力量与生命”“意蕴与哲思”3个板块,意图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沙清 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历程。其中,《千年虬龙》、《昂首阔步》等作品既显现出沙清泉对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敬畏与歌颂,也展现出艺术家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历 经坎坷后依旧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体现出这位历尽沧桑的老者对生命的深度关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悟思。
 
  近年来,河 南省美术馆为梳理20世纪河南省美术史脉络,一直致力于对本土美术资源的整理和研究,并推介对河南美术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表示, 自2010年起,该馆就展开了对沙清泉艺术作品的收藏、整理和展示工作,随着多年的深入发掘和对馆藏沙清泉作品研究的不断深化,今年策划举办的“清泉长流 ——沙清泉百年诞辰纪念展”,也是对这些馆藏品的再次深度挖掘与研究成果展示,以实现对河南本土美术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保护和整合推介,同时使沙清泉先生的 艺术成就和艺术精神在当下得以更广泛地传承,让美术馆的藏品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公众。
 
  对于本土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实践者进行梳理和研究是河南省美术馆的重点学术工作之一,此次展览是继新兴木刻艺术家刘岘、马基光、刘铁华之后,河南省美术馆推出的又一学术研究个案。“以 纪念展的形式对沙清泉生平艺术成就进行整体展示,能更好地让观众用视觉触摸老一辈艺术家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所进行的艺术探索,感知时代赋予个体的艺术思 考。”化建国说。
 
  据悉,该展将持续展出三个月,至10月9日结束。在此期间,河南省美术馆将策划举办多场针对不 同年龄群体的公共教育活动,同时观众还可在美术馆开设的版画互动体验区亲身参与印制版画的过程。此一系列举措旨在使更多的观众认识这位艺术家,了解版画艺 术,加深对此次展览的理解。(奕品)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