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青花龙纹经筒高26cm
经筒又作如法经筒。为安置贮存经卷之容器,多以木刳成圆筒形,最初为僧人期望弥勒佛出现世间之前,佛教经典犹能获得妥善保存与流传,遂制作经筒加以保存,后世多因此典故制作,尤以瓷制为等级高贵。本拍品器形修长,圆筒形腹部,底部外撇以承重心,圈足,内施白釉,青花绘双圈并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通体青花装饰,口部凸起弦纹两条,其间绘变形夔龙纹为饰。腹部采用通景构图,绘海水江崖、飞龙戏珠纹样,身姿矫健,孔武有力,神态鲜活。
绘制五爪龙纹的经筒为清三代官窑瓷器中极为少见的品种,与此拍品相似的例子仅见上海博物馆藏一件雍正朝作品,为胡惠春先生捐赠。而本拍品无论从胎釉、龙纹画法以及款字的写法来看,皆符合康熙晚期官窑青花瓷器的特征;而上博藏品从上述方面来看,皆符合雍正早期官窑青花瓷器的特征。由于此类经筒存世仅见此二例,故可以初步判断其烧制年代应在康熙晚期至雍正早期,此前、此后应未烧造,故存世甚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