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艺术”的魅力是怎样炼成的?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画廊新闻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声音艺术”的魅力是怎样炼成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18  来源:雅昌艺术网  浏览次数:618
   从近期的一系列重要的艺术项目“征兆——邬建安新作展”、“不足为外人道也”(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及金杜艺术中心)、“35路声音美术馆”等等展览,所呈现的最有魅力的部分是“声音艺术”。就像“征兆——邬建安新作展”中静态的装置作品,在实验音乐人小河的演奏中似乎获得了一种力量,从沉寂中被召唤着苏醒,与无法言说的“声音”共同充溢美术馆巨大的空间中。“声音”在其间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
 
  而同时,“声音艺术”又是陌生的。何为声音艺术?“声音艺术”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如何?声音艺术在多种媒介中的优势是什么?“声音艺术”在公共艺术中介入的方式是怎样的?以这些问题作为线索,希望通过对展览以及策划者的追问,观察“声音艺术”存在的状态。
 
  建立“声”跟“像”之间的关系
 
  最近的一次与声音艺术相关的展览是发生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的写字楼中。
 
  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的一楼大堂,各种草药以八卦图的方式陈列其中,两个煮中药的药灶热气腾腾,大厅内药香四溢,面着人面桃花妆的十余名药童子或演奏着各种与药材、粮食相关的“乐器”,或在音乐声中众人慢慢将汤药注入浴缸里。一位衣冠楚楚西装男子闻香而至。依次将帽子、公文包、手机扔进浴缸,然并不除衣,穿着西装泡进了浴缸里。
 
  男子在汤药里慢慢脱去西装,至仅剩一条内裤,众人离去,男子出浴、消失。救世、救市、救命、救魂、仁义汤,又名“玉女金童煎”制成。
 
  以上场景绝非异域文化的仪式,而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展中行为表演的片段。现场弥漫的中药气味是此次展览的线索之一。“不足为外人道也”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客座讲师、著名声音艺术家张梓倩联合策划。
 
  这个现场的展览场地是金杜艺术中心,而源头来自2016年6月同一组艺术家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同题表演。
 
  这个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艺术家张梓倩,毕业于英国伦敦GuildhallSchoolofMusic&Drama,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音响设计师。对不同声音材料的新组织方式和当代剧场的戏剧构作和声音设计颇有建树。她认为展览中出现的声音艺术,是尝试要建立“声”跟“像”之间关系的实验。
 
  展览“不足为外人道也”中有明显为展览而创作的声音,也有一些比如黄豆在筛子里晃动产生的声音,听起来像海浪;或者影像作品中拓印碑刻的声音;或者喇叭中反复播放的人声等等,共同组成了声音的线索,并且和气味共同构成指向桃花源的线索。
 
  “特别害怕掉进媒介艺术这个词里面。”张梓倩希望声音艺术跳脱出以科技或技术为主要手段和审美的媒介框架,而拥有更多种的可能。因此,在这次展览中会听到一些关于不同方式制造和不同材料而产生的声音实验。
 
  在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她希望学生们首先搞清楚第一是music;第二是sound;第三是soundart;第四是theartofsound,然后还有theartabuotsound等等不同的概念。
 
  从采访中,获得一种印象,在声音艺术的发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作品只听见看不见的,或者听不见看得见的。只有听者身处某个场域之中的时候才会听见的声音,或者是某一些视觉作品所引发产生的幻听,这部分声音艺术将与科技相关联。
 
  何为声音艺术
 
  在采访中了解到,关于什么是声音艺术,这个问题在音乐史、艺术史中如何界定?直至今日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从古希腊开始,音乐之所以成为音乐,戏剧之所以成为戏剧,特别重要的两个核心,首先是叙事性,讲故事;第二,要把故事讲清楚,得按线性时间发展;第三,看与听的关系是固定的。
 
  “但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子偶发艺术兴起以来,大量的作品在美术馆或者是一些相对的公共空间呈现的时候你发现原来的‘叙事性’消失了。”实验音乐的重要作曲家的早期代表人物约翰·凯奇一生中最为石破天惊当然也是最著名的音乐作品当属《4分33秒》。《4分33秒》首演于1952年,该作品为任何种类的乐器以及任何数量的演奏员而作,共三个乐章,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Tacet”(沉默)。
 
  “比如,一栋大楼的建筑内部和建筑外部的空间环境的声音就是不一样的。”张梓倩本人就有随身携带专业的数字录音机,随时随地采集声音的习惯。这样的专业录音机可以控制声音采集的方向和音量,把声音质感的差异记录下来。而这些声音可能并非大家平时容易辨识的“声音”,而是人们习以为常,但又无处不在的。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画廊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