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画来袭 新表现主义引发社会思考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行业动态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坏画来袭 新表现主义引发社会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4  来源:趋势印花  作者:朱赫  浏览次数:1667
   “坏画”(badpainting),在艺术史上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其源头来自于1978年MarciaTucker在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划的同名展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坏画绝非优美的艺术作品,“它表示更专注于差异性风格,是对所谓‘好画’的嘲讽,它表现为变形扭曲的图像、混搭艺术与非艺术的风格,以及荒诞不羁的内容。”坏画也表示一种无视或者拒斥传统艺术,反抗既有的艺术制度,使用畸变与失真的方式,清理通往本质的道路。“坏”画的主题以具象为主,它类属一种方法而非艺术运动,为80年代非抽象绘画的复兴铺垫了道路。
 
  这些恰恰都是“坏画”作为反抗传统艺术的工具,也是它所要表达的载体。
 
  倒置不是为了让大家有赏心悦目的感受,而是在这片狂悖之后去发现“坏画”背后对艺术敏锐的理解和新的探索。
 
  随着抽象主义的日渐僵化,松散性便趁着象征性图像制作的复兴而强势归来。
 
  作为一种风格,它伴随的是一种怪异的机智,这种机智同不受约束的画笔交相呼应。
 
  坏画作为身体的显现,涂鸦、符号、形象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一切都在无意识中完成,对规则的蔑视,与社会的背离,对压力的反抗,都透过无意识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或许就是坏画的真正意义。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表现主义、坏画、传统艺术、畸变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