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黄地粉彩喜鹊登梅纹橄榄瓶
年代:民国
此民国瓷瓶为仿雍正橄榄瓶式,器形端庄,通体施以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光润。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双圈款瓶敞口,上、下束,中间鼓,形似橄榄,圈足。瓶身黄釉地粉彩绘“竹梅喜鹊登枝图”, 绘面工细,色泽亮丽,为民国时的精品。整体色彩鲜艳柔和,绘画精工,尽显皇家气派。
民国瓷器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烧造的瓷器作品。民国时期,瓷器胎骨较粗,民窑产品较多,如与历代瓷器相比较,差距很大。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釉面经常出现气泡和脱釉现象。青花瓷器颜色昏暗发蓝,俗称洋蓝。洋蓝是光绪末期出现并延续到民国,这时民窑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蓝。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增多。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彩色,此种彩色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玻璃质釉的特征。如民窑生产的日用陶瓷,帽筒、壶、碗、杯、罐等。装饰图案也由过去的山水、人物、花卉图案,演变为一面是绘画,一面是诗词文字装饰。多数为江西景德镇、天津、唐山等瓷厂烧制。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外,还出现了大量仿古瓷器,这一时期的仿古瓷器范围广、数量多,不仅仿制历代名窑陶瓷,还有民国后期仿前期的瓷器。
新粉彩瓷是民国瓷中的一大亮点,尤其是代表人物的第二代新粉彩画师“珠山八友”。1928年瓷板画开始流行,在王琦倡导下八位画师成立月圆会,称为“珠山八友”,前后共十位画师参加,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珠山八友”瓷艺精湛,都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编者寄语】如今,瓷器越来越难玩了,收藏市场'风水轮流转', 青花、粉彩的价格都涨了,青瓷也蓄势待发了,如何藏,怎么样藏,藏什么样的宝贝,还真是一门学问,其中门道,还得深究一番。
聂先生征集热线:15021847004(上海)